員工有信仰,企業有希望,團隊有力量!
導讀:2015年2月28日,習大大在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鎮、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時強調:“人民有信仰,民族有希望,國家有力量。一個國家,一個民族,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,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撐?!?/P>
在一次清華大學職業經理人訓練中心組織的企業家培訓論壇上,我將這句話類比到企業發展中,提出了:“員工有信仰,企業有希望,團隊有力量?!?/P>
我認為,社會由三大體系構成,即政治法律體系、道德體系、信仰體系。在社會上,我們要遵守法律法規的底線,也要做一個品德優良的人,更要信仰自己的人生信條、家訓等。大到國家、社會如此,小到企業中呢?員工既要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,也要品德優良、跟同事相處融洽,更重要的是,要認同企業文化、企業價值觀。
古話說:“千人同心,則得千人之力;萬人異心,則無一人之用?!币馑季褪?,一千名員工齊心協力,擰成一股繩,就可以發揮出超過一千名員工的力量,但是即使有一萬名員工卻不能團結協作,沒有凝聚力,結果恐怕連一個人的力量也比不過!
我所說的信仰不只是指宗教,亦指我們的企業文化、價值觀。不同行業的企業應當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和企業文化。例如,食品廠要注重食品衛生安全,電器廠要注重產品品質等。
當然,如果整個團隊有信仰是最好的,因為信仰是一個體系,有著系統的修行方法,就像現在很多企業有在開展國學的培訓,弘揚中國傳統文化,這是非常好的現象。隨著社會的發展,當物質生活豐富以后,人民群眾對精神需求變得越來越強烈。在企業中,企業家也要重視員工的精神需求,以便更好地指導工作。
特別是在西方國家,更注重精神信仰的追求。我到國外,跟很多外國朋友溝通交流的時候,他們總會問到:“你有信仰嗎?”我說我信仰佛教。知道你是一個有信仰的人,他們才會跟你深入地溝通,才會跟你做生意。從自身來講,一個人有信仰,有助于內心平和與寧靜。信仰讓每個人心有所依,行之有度。
2017年6月20日,由張楊執導的電影《岡仁波齊》在中國上映,這部影片里許多地方都采用自然原聲,沒有特效。上映之初在電影院里的排片率不到1%,上映5天票房才剛過1000萬,但一周后,該影片在朋友圈、在各大媒體引起了強烈反響,收獲了大量認可。
這部電影里面的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,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。為了去岡仁波齊朝圣,這支十一人的隊伍歷時一年,用每三步一磕長頭(藏傳佛教信仰者最至誠的禮佛方式之一)的方式走完了長達20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。
一路上遇到了很多艱難險阻,但都沒有停步,特別是當拉行李的卡車被撞壞之后,只能靠人力拉著車斗前行,每拉過一段距離后,拉車的人需要折回去再磕頭重走一遍。這就是信仰的力量!
結語
我們企業也得注重員工的精神需求,讓員工有信仰,在浮躁的大環境中尋得一份內心的寧靜與安祥。用修行之心工作,用修行之心辦企業。
首先我們老板要有信仰(當然不僅僅是指宗教信仰),在辦企業、在工作的過程中修行,在修行的過程中去提升,去突破,給員工樹立一個好的榜樣。
然后,帶動整個團隊一起共修,成就精神世界富足,以苦為樂,踏踏實實辦企業,踏踏實實做工作。最后做到員工有信仰,企業有希望,團隊有力量。
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,免費學習管理課程
www.madouzu.com 廣州市企業管理咨詢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