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種常見的企業管理模式,快來看看你企業屬于哪一種?
導讀:通常,人們對管理的理解就是“管人理事”,但最后往往發現“人難管、事難理”。我的觀點是:人心是用來理的,不是用來管的?!袄砣诵摹币獜氖虑槿胧?,而非靠對員工講道理、做思想工作。因此,管好事情是保證企業理好人心的重中之重。
事情要怎么管呢?首先,要知道“管事”的難點有哪些。
“管事”有三難。
(1)難以量化。
管理大師彼得·德魯克說:“如果我們知道目標,那么目標管理就是有效的?!比欢?,大量中小企業甚至缺少基本的管理數據,更別說目標管理和針對目標的量化考核了。
一個成熟的企業應該能夠對其所管理的對象進行量化與考核。比如PMC部的量化指標有訂單準交率,業務部的量化指標有出貨及時率、銷售計劃達成率,生產部的指標有品質合格率及生產效率……如果不對各部門的工作進行量化,就會導致憑感覺、靠身份做管理,結果就會出現“張三這個人的執行力還可以,我要提拔他做主管”的靠感覺來評價的情況。
憑感覺做管理基于的是管理者手中的權力,倘若手中沒有權力,恐怕也不會有感覺;正是因為手中有權力,所以很多管理者能靠感覺,而不是靠量化的數據、對過程的關注、對結果的考核來管理企業。
(2)難以透明。
中小企業中有很多地方不能做到透明,比如熟知的“薪酬保密機制”。它是從薪資差距比較大的行業企業發展起來的,如今演變成了一種私企的管理制度,很多企業在入職時都要求員工必須對薪酬情況保密。
在一些中小企業中,處罰也難以做到透明。比如,處罰了某員工500元之后,仍不忘做員工的思想工作:“只要以后表現良好,這500元會給你補回來的,你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負擔?!?/P>
除此之外,很多中小私企的績效獎勵也不能做到透明。對每個員工應該獎勵多少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,大多憑經驗、感覺。末了,往往出現各種問題,甚至在很多中小企業中,有種工資叫“暗補工資”。
(3)難以追責。
我經常舉一個“扯皮會議”的例子 :當企業開會追究造成訂單交期延誤的責任的時候,各部門就開始“扯皮”了。生產部說是PMC部制定的生產計劃不符合實際;PMC部說是采購部沒把物料買回來;采購部說物料沒買回來是因為財務部沒有及時支付供應商的貨款;財務部說沒付款是因為老板沒簽字……繞一圈下來,最后老板竟成了主要責任人。當企業里面的追責機制缺失,一旦出了問題,各部門互相推諉,問題只能不了了之。
四種常見的企業管理模式:
管理事情的三個難點,可以在坐標軸中劃分出四個象限,每個象限對應著一種常見的企業管理模式。
如本文中“管事”原理圖所示:用橫坐標正方向代表“量化”,用縱坐標正方向代表“透明”,而與“量化”對應的橫坐標負方向是“感覺”,與“透明”對應的縱坐標負方向,我把它稱之為“人情”。因為從企業管理的角度而言,講人情就不能做到透明。
在第一象限,對事情的管理既能做到量化又能做到透明,這是流程式的管理,屬于現代化管理模塊;
在第二象限,管理能夠做到透明,但是靠感覺在管理,這是領導式的管理,我們可以稱之為“人盯人式”管理;
在第三象限,管理靠感覺、靠人情,我們可以稱之為“拜托式”的管理;
在第四象限,對事情的管理能量化,但是講人情,屬于向導式的管理,我們可以稱之為“人情化管理”。
結語
事情的管理難以量化、難以透明、難以究責,通過橫縱坐標可以劃分出4個象限,每個象限對應著4種常見的企業管理模式:現代化管理、領導式管理、拜托式管理、人情化管理,看一看你企業屬于哪種管理模式呢?請在文末投票,看看其他企業是哪種管理模式。
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,免費學習管理課程
www.madouzu.com 廣州市企業管理咨詢公司